最近刷到《法治日报》说暑期多地图书馆成了 “托儿所”,好多双职工家长把孩子往图书馆一放就是一天,作为在家带娃的无业宝爸,我看完心里特别有感触 —— 不是家长想 “添乱”配资平台投资,实在是没别的办法啊!
我家孩子刚上小学,平时我没工作,白天能在家看着他,可要是我和老婆都上班,暑期带娃绝对能愁得人睡不着觉。之前跟小区里的双职工家长聊过,他们说 “让孩子自己在家怕触电、怕玩火,太不安全;送托管班一个月好几千,比我半个月工资还多,实在掏不起”。就像报道里天津朱先生说的那样,图书馆能看书、能自习,还有卫生间和饮用水,给孩子带点吃的或者点个外卖,孩子就能待一天,换谁不得动心啊?
虽说我不用把娃送图书馆,但也去过几次当地的图书馆,确实能看到不少孩子。有的安安静静坐在那看书、写作业,可也有孩子在阅览区跑着打闹,零食袋、饮料瓶随手丢在走道上。有次还看到图书馆工作人员劝一个追跑的孩子,家长却在旁边玩手机,说 “孩子调皮很正常,你们多看着点”,当时就觉得工作人员也挺难的 —— 他们本来是管图书、提供阅读服务的,哪有义务专门看孩子?可真要是孩子摔了、碰了,或者把图书馆的书、展品弄坏了,家长又要找图书馆追责,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委屈。
不过话说回来,家长们也有苦衷。我之前了解过托育的情况,公立幼儿园一般不收 3 岁以下的娃,私立托育机构一个月收费大几千,比我以前上班的工资都高,普通家庭哪承受得住?国家卫健委说 3 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才 6%,这么低的比例,说明多少家庭都在硬扛啊!到了暑假,学校放假,企业又没专门的托管,双职工家长除了把孩子送到图书馆这种免费又安全的地方,还能去哪?
展开剩余47%有次我在小区群里看到,有家长说 “宁愿被图书馆工作人员说,也不敢让孩子一个人在家”,这话听着就让人心酸。其实不是家长不负责任,是普惠托育的资源太少了。就像报道里说的,杭州社区用党群服务中心开 “四点半课堂”,南京企业办 “职工子女驿站”,这些办法多好啊!要是咱们这儿的社区也能搞点托管班,哪怕收点成本费,家长们也愿意送过去,总比把孩子 “丢” 在图书馆强。
我觉得,要解决这事儿,光靠家长自觉或者图书馆劝导根本不够。政府得牵头多建点普惠性的托育机构,价格别那么高,让普通家庭能承受;社区也可以利用闲置的场地,找些退休老师、大学生当志愿者,帮着看孩子、辅导作业;学校要是能在暑假开放教室,提供托管服务,那就更省心了。毕竟图书馆是看书的地方,不是专门看孩子的,孩子在那儿没人好好管,既影响别人看书,也有安全隐患。
作为宝爸,我特别能理解双职工家庭的难 —— 谁不想让孩子有个安全、靠谱的地方待着?可现实是托育要么太贵,要么太难找。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实惠又专业的托管选择,别再让图书馆被迫当 “托儿所” 了,这样家长安心,图书馆也能好好发挥作用,孩子也能在更合适的环境里过暑假。
发布于:广东省广盛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