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配资网前十名,在国内汽车市场中,“0公里二手车”这一概念引发了广泛讨论。这一看似矛盾的名词组合,让不少消费者感到困惑:二手车理应是有行驶里程的,那“0公里”的二手车究竟是何方神圣?
实际上,“0公里二手车”并非新鲜事物,在国内汽车市场已存在一段时间。这类车辆通常指的是那些刚出厂不久、甚至还未正式上路的新车,却因种种原因被登记为二手车进行销售。在二手车销售平台上,可以轻松找到里程数显示仅为0.01万公里左右的车辆,它们无论是外观、内饰还是零部件,都几乎与全新车无异。
对于消费者而言,“0公里二手车”的最大吸引力在于其价格优势。以某款车型为例,新车含税落地价约为10万元,而其“0公里二手版本”则仅需不到7万元即可购得。价格上的巨大差异,使得这类车辆对消费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。
然而,尽管“0公里二手车”对消费者看似友好,但在车企眼中,这一现象却备受诟病。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,当前市场上存在一种怪象,即车辆上完牌照后即被视为已注册销售,但实际上又流回到了二手车商手中。他批评这种行为破坏了汽车市场的规则。
极氪汽车也公开发表声明,坚决反对销售“0公里二手车”等破坏行业秩序的行为。车企们的共同抵制,无疑揭示了这一现象的复杂性和敏感性。
那么,“0公里二手车”究竟是如何产生的?其背后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。一方面,新车与二手车的税费成本存在显著差异。新车需要缴纳10%的购置税,而二手车则只需缴纳0.5%的增值税。这一差异使得二手车商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收购新车并进行销售。
另一方面,经销商为了冲销量数据、获取更多的车企返利,也会将新车以“0公里二手车”的形式低价出售给二手车商。这种操作看似形成了一个多赢的局面:车商能够赚取差价,消费者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心仪的新车,车企则能够提升销量、减少库存积压。
然而,对于消费者而言,“0公里二手车”真的值得购买吗?答案并非绝对。尽管这类车辆在价格上具有优势,但它们往往失去了新车所享有的首任车主权益。例如,一些车企为首任车主提供终身质保、免费充电等专属权益,但这些权益在“0公里二手车”上通常无法得到保障。
“0公里二手车”的泛滥也引发了车企的担忧。这种低价“全新车”不仅冲击了新上市新车的销量,也对传统二手车市场造成了影响。车企们认为,这种行为是市场竞争过于激烈的畸形产物,本质上是为了消化库存、提高销量而采取的非常手段。
数据显示,2024年全国二手车市场中,“登记日期≤3个月、里程数≤50公里”的车辆占比已达12.7%,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超过60%。这意味着,在去年的二手新能源车中配资网前十名,有近五分之一是“0公里二手车”。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,也凸显了车企、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复杂关系。
广盛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